地铁线上的多层设计

更多限行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小程序
为什么地铁有几层呢
1、地铁通常具有多层设计,这种多层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乘客和满足实际的运营需求。地铁的多层设计是为了满足大城市的复杂交通需求和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详细解释: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复杂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大,地铁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需要满足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2、一层又一层,足足八层,要乘坐八次扶梯,光进站就需要8分钟,是重庆是山城,地形复杂,山前起伏,方向不同,这种高度差在重庆几乎无处不在。深超94米,相当于31层楼那么高,乘坐扶梯的话,要3分多钟才能从站台到地面。
3、国内地铁换乘时,通常都需要上下楼,甚至走很长的通道,来到另外一个站台,才能换上另外一条线路的列车。如果只是跑到同一个站台的对面,则又坐上了同一个线路但是方向相反的列车,极个别因为睡着了或玩手机坐过了站的人才需要这样换乘。曼谷暹罗轻轨换乘站应该是刻意地避免了这种常规设计。
地铁上盖公园,未来超线TOD即将诞生!
1、上海闵行区正通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TOD中心格局,打造未来超线TOD新形态,其中空中社区TOD中心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名片,而元江路地铁上盖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是其重要一环。具体来说:TOD中心格局:上海闵行区正逐步构建起“3+6+9”TOD中心格局,包括三大城市TOD中心、六个地区TOD中心和九个社区TOD中心。
2、TOD模式强调高效、开放、共享和激活城市空间。它通过高密度的复合开发,优化土地利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促进产城融合,相比传统上盖开发,更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3、车站核:地标式设计: 无缝连接公交与地铁,形成垂直流线网络。商业触手可及: 商业设施与交通节点无缝融合,引导人流便捷流动。地下空间的创新: 地铁站周边设计巧妙,如沙坪坝TOD的椭圆形宇宙飞船造型,中央屋顶成为媒体与活动的舞台,多层交通设施井然有序。
4、近期,闵行区15号线元江路地铁上盖的TOD综合体项目公布了三宗地块的规划设计方案,预计于2023年初入市。其中,10-11地块规划了多种住宅类型,配套包括租赁住宅、办公及保障房等,共计762套商品房。15-05和17-03地块则分别规划了住宅和商业配套。
TOD≠地铁上盖!TOD模式开发分析及案例分享
1、TOD模式强调高效、开放、共享和激活城市空间。它通过高密度的复合开发,优化土地利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促进产城融合,相比传统上盖开发,更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2、涩谷站的转型与启示涩谷站,曾经的旧貌换新颜,Mark City项目的启动,随后的大规模更新,孕育出涩谷HIKARIE等五个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展示了TOD模式的实效与创新。沙坪坝TOD:借鉴与创新 车站核:地标式设计: 无缝连接公交与地铁,形成垂直流线网络。
3、TOD社区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贡献了香港的成功。超过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500米内的区域,特别是九龙、新九龙和香港岛,这一比例高达65%。在港岛的商务中心,公共交通枢纽周围构建了完善的步行系统,商业和娱乐设施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为行人提供了便捷的环境。
4、上海闵行区正通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TOD中心格局,打造未来超线TOD新形态,其中空中社区TOD中心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名片,而元江路地铁上盖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是其重要一环。具体来说:TOD中心格局:上海闵行区正逐步构建起“3+6+9”TOD中心格局,包括三大城市TOD中心、六个地区TOD中心和九个社区TOD中心。
地铁站分上中下多层的原因是什么?
1、地铁站分上中下多层,这个可以节省很多空间,在同样面积的地方,可以建设更多设施,现在很多地铁的换乘站在同一个地方,分多层,这样节省了很多空间,也实现了近距离换乘的需求。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
2、满足不同线路需求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线路不断增多。通过设置多层,可以使得不同线路在空间中实现分离,避免线路之间的冲突,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优化空间利用 地铁多层设计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中,通过分层设计,可以容纳更多的轨道和车站,满足更多人的出行需求。
3、重庆地铁站的扶梯设计一层又一层,是因为该城市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根据站长之家的数据,重庆地铁站的扶梯有时需要乘坐八层,单是进站就需要8分钟。这种独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重庆山城的地形特点,克服不同高度差带来的挑战。扶梯的深度可达到94米,相当于31层楼的高度。
4、由于用地紧张,香港每个地铁站都与周边的商业和居住区紧密联系,还有很多居住区与地铁站结合成一个综合建筑体,即真正意义上的地铁上盖物业。它是地铁产业与房地产业紧密协作的缩影,其成功也与出色的城市规划直接相关。在众多的香港地铁上盖物业中,青衣城(盈翠半岛)、汇景花园、新翠花园非常典型。
5、车站和区间土建投资低,综合投资低,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社会效益较差。适用条件:适用于郊区及周边环境要求不高,路侧地块内或路中有条件设置地面厅的情况。实例:已建地铁二号线东延线南师大站;在建地铁三号线林场站等采用此形式。
地铁的天窗是什么意思?
地铁的天窗是指地铁车厢内的天花板上的透明玻璃窗口。这些窗口通常被设计成长条形或方形,可以透过它们看到天空和周围的建筑物。地铁车厢通过天窗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使车厢内变得更加明亮和舒适。此外,天窗还可以提供乘客更多的观赏视角,使他们能够欣赏到周围的美景,感受城市的活力和节奏。
天窗时间:根据《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天窗是指列车运行图中不铺画列车运行线或者调整、抽减列车运行线为施工和维修作业预留的时间。这主要用于线路的保养、施工、信号系统改造等工作。施工天窗:这些工作通常在夜晚进行,即所谓的“施工天窗”时间段,一般默认在凌晨的00:0006:00之间。
大多数地铁列车并未配备天窗。这主要是由于多数地铁采用了接触网供电方式,即在列车车顶设置了带有1500V电压的接触网,这种供电方式下设计天窗是不现实的。对于采用接触网供电的地铁列车而言,车顶区域存在极高的触电风险,乘客不应接近。
绝大多数的地铁没有天窗,这是因为它们采用的是接触网供电方式,即在列车的车顶有1500V电压的接触网,这种供电方式下设计天窗是不可行的。